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专业简介>详细内容

专业简介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30 10:05:17 浏览次数: 【字体:

为适应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对人才市场的迫切需要,通航学院主动布局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申报与建设。2019年12月,付莹贞、曾志峰、宋平等3位同志受学院领导指派组建飞行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组,在学院书记和院长的领导下,具体落实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申报工作。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是通航学院申报并获批的首个专业,为办好该专业,学院积极与民航适航审定中心、民航公司、航空企事业单位沟通联系,了解用人需求,构建培养方案,探索办学模式,搭建了与民航江西适航审定中心、中航通飞、洪都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适航专业本科生的桥梁。2020年6月,苏涛勇同志抽调进入申报组,申报组于当月认真撰写了《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设置申请表》和《南昌航空大学通航学院申办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论证报告》等申报材料,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上报江西省教育厅并获批同意申报。2020年7月,由于曾志峰同志赴景德镇挂职锻炼,专业申报及组建工作由苏涛勇同志负责。2021年3月,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最终获得国家教育部的批准,准予我校于2021年9月开始招收“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2021年首届招生数量为30人,2021年10月18号下午,通航学院在逸夫楼第二报告厅举行首届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开班仪式。民航江西适航审定中心主任李保良、学校副校长代冀阳出席,通航学院院长胡延春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中,学生代表徐景云同学代表适航专业首批学生表达了自己对适航技术专业的理解和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号召同学们肩负担当,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未来。教师代表、飞行器适航技术系主任苏涛勇老师深情寄语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绘就更美的青春图画。李保良主任从“为什么、学什么和怎么学”三个方面阐述了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特点,帮助同学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飞行器适航技术。代冀阳副校长向考入适航班的首届学生表示祝贺,希望“今日大家以学校为傲,明日学校以同学们为荣”,在今后四年的大学时光里以专业为基础全面发展,成为栋梁之才。开班仪式后,李保良主任还为新生作了关于“适航与发展”的报告会。报告从什么是适航、为什么要适航、国际适航当局概况、中国适航当局概况和适航的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具体对适航技术进行了解析。期间,李保良主任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从论证、申报、获批到招生教学的过程中,以学院党委书记罗明、院长胡延春为首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具体落实师资、教学规划、课程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系部苏涛勇老师、冯瑞娜老师及张进老师为学生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大纲编撰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和学校2019版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了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并申请了《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教学改革课题,深入研究适航专业学生的培养规律及特点,飞行技术专业付莹贞老师、蒋天合老师,航空维修系许贝老师同样为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做出了卓越贡献。

现如今,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抓实“五育”并举,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结合学校要求,依托于民航企事业单位强力支持,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设置了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飞行器适航工程基础、民航机载电子设备与系统、飞机结构适航力学基础、民用飞机安全性设计与分析、飞机系统原理、可靠性工程、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现代飞机制造技术、飞机装配原理与工艺、飞机结构维修与适航、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直升机技术、直升机结构与系统等。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航空适航领域从事航空适航技术、适航认证、适航管理和适航设计等相关工作,符合新时期民航系统对适航人才的需求,适应未来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飞行器适航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伴随着学院整体搬迁新大楼,依托于江西省工信厅、民航江西适航审定中心的“江西航空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合作项目,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首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江西航空产业服务平台研究中心”成立,由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本科学生担任研究中心成员,持续为江西航空产业服务平台提供内容建设,强化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背景,并为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学生的高素质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责任编辑:吴希茜